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  >  资讯 >  > 正文

小米造车 首战即是生死战_环球今日报

时间 :2023-06-27 16:27:35   来源 : Techweb

【TechWeb】距离原定量产上市仅有不到一年的时间,近来小米汽车的信息不断在网上曝光,包括路试的谍照和视频也越来越多,热度一路走高,感觉小米的首款量产车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。

日前,有媒体曝光了小米首款车型的售价,新车预计将推出标准版以及 Pro 版两款车型,新车预计售价分别为 14.99 万元和 17.99 万元。此消息一出,迅速在网上引起热议,有科技博主表示,如果小米首款电动轿车售价真是 14.99 万起,他要至少买三辆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虽然这个价格的真实性可能并不高,但还是可以看出大家对于小米的汽车期待程度还是非常高的。

首款车型接近定型 14.99 万元起?

小米 2021 年 3 月 30 日正式官宣造车,并宣布将会在未来 10 年内投入 100 亿美元进军汽车行业,首期投入 100 亿元人民币。

同时,雷军也表示:" 小米造车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。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,亲自带队,为小米汽车而战 "。并强调," 一定把车造好,绝不辜负大家的期待。"

2021 年底,小米官方宣布小米汽车工厂正式落户北京亦庄,并透露小米汽车的目标年产量是 30 万辆,分一期和二期各 15 万辆,2024 年首车下线并实现量产。根据最新的信息,小米汽车亦庄工厂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毕,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调试工作。

从去年开始,大量的工程车视频及截图在网上流传;今年 2 月,小米汽车内部的设计文件遭到泄露,涉事合作方被处以 100 万元的罚款,小米还勒令下游供应商加强消息安全管理。可见小米的首款量产车已基本定稿,并且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。

从目前曝光的路试照以及泄露的设计图等信息来看,小米的首款量产车型内部代号为 "MS11",是一款纯电轿车,采用溜背的轿跑外形,并且车头较长,整体造型十分流畅。车身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,这也符合目前新能源车的设计趋势,并配备贯穿式 LED 头灯组,具有较强的辨识度。

车身侧面采用隐藏式门把手,车顶线条从 B 柱开始急速下滑,搭配大尺寸轮毂,运动感十足。而车尾部分预计将采用贯穿式尾灯,同时后窗极有可能会采用掀背式的设计。

内饰部分,从目前的谍照来看,采用了一块尺寸非常大的中控屏,以及一块液晶仪表,其他部分则中规中矩,不过目前内饰设计还未定型,预计未来还会做出一定的改动。

此外,根据媒体报道,小米为首款车型规划了高低两个配置,低配车型计划采用 400V 电压平台,搭载比亚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;而高配车型计划采用 800V 电压平台,搭载宁德时代的三元锂麒麟电池。

而据网上最新的爆料称,标准版车型售价 14.99 万元,采用后置单电机配置,WLTC 续航里程为 800 公里;Pro 版车型的售价为 17.99 万元,采用四驱双电机配置,WLTC 续航里程为 700 公里左右。

然而这则消息的可信度并不高,目前国内品牌同等定位和配置的车型,售价最低也在 20 万元以上,所以这个 14.99 万元的起售价几乎不太可能,同时小米公关负责人王化也在国内社交媒体否认了这则传闻。

不过据爆料称雷军已说服董事会,小米汽车的硬件整体利润率将不会超过 1%,盈利则靠软件服务以及生态体系,所以或许最终小米汽车会在售价方面会给到我们惊喜。

小米汽车 首战既是生死战

在小米集团 2023 年一季度业绩报告会上,公司总裁卢伟冰曾表示,小米造车进展一切顺利,已进入研发加速阶段,今年夏、冬季将分别进行夏测和冬测,小米汽车将按照原计划在明年上半年上市。

尽管小米造车项目仍然在快速推进,但放眼如今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,小米的进度还是有些慢了。

经过了几年的发展,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。从 5 月公布的造车新势力销量数据就能看出,除了理想还保持较强的增长态势以外,极氪、哪吒、零跑等车企的增速都在大幅放缓,能够维持就已不易,而小鹏、蔚来近来还出现了下滑的趋势,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。

与此同时,与小米在差不多时间宣布造车的其他竞争对手,进度也明显要比小米快不少。比如由阿里巴巴、上汽集团、张江高科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,目前也已经有 L7 和 LS7 两款车型上市,长安汽车和宁德时代共同打造的阿维塔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阿维塔 11 也已经开启了交付。相比之下,距离小米首款量产车上市还需要等待大半年的时间。

不过好消息是,小米的造车资质问题似乎迎来了曙光。近日在工信部发布的公告中显示,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申请主销汽车生产资质。而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言论称,小米汽车或将获得宝沃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,但在最终获颁资质之前,小米的造车资质仍有可能存在变化。

对于小米来说,首款车型既是生死战,如果没有一战打响,那么很有可能将没有第二次机会。小米需要尽快拿出一款具备差异化,以及自己独特优势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。如果还想延续小米在手机市场以性价比冲击市场的打法,在目前价格战异常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,小米将会非常艰难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